全自动碳硫分析仪原理-钢研纳克-重庆碳硫分析仪原理

全自动碳硫分析仪原理-钢研纳克-重庆碳硫分析仪原理

价    格

更新时间

  • 来电咨询

    2023-9-17

李经理
17800273031 | 010-62182188    商盟通会员
  • 联系手机| 17800273031
  • 主营产品|光谱仪厂家,国产手持光谱仪报价,手持式光谱仪器
  • 单位地址| 北京市海淀区高梁桥斜街13号
查看更多信息
本页信息为钢研纳克江苏检测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为您提供的“全自动碳硫分析仪原理-钢研纳克-重庆碳硫分析仪原理”产品信息,如您想了解更多关于“全自动碳硫分析仪原理-钢研纳克-重庆碳硫分析仪原理”价格、型号、厂家,请联系厂家,或给厂家留言。
钢研纳克江苏检测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提供全自动碳硫分析仪原理-钢研纳克-重庆碳硫分析仪原理。

企业视频展播,请---播放视频作者:钢研纳克检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









以单质形态存在的碳称为游离碳。游离碳的多少对碳化硅材料的抗折强度有一定的影响,使用双炉燃烧(高频炉+管式炉)红外吸收碳硫分析仪cs-3000g可以有效的分析碳化硅中的总碳和游离碳含量,重庆碳硫分析仪原理,其分析结果适用于实际生产中的检测。

分析检测人员能力培训委1员会(ntc)秘书1处将于2019年10月23日至24日在北京举办化学检测领域测量不确定度评定---。ntc技术培训以提高分析检测人员的技术能力为目的,国产碳硫分析仪原理,从技术基础理论、仪器设备与操作、维护保养和常见故障的排除、相关标准与应用、分析结果的数据处理,以及测量不确定度评定等方面全方面提高分析检测人员技术水平。培训后经考核合格的学员,可取得化学检测领域测量不确定度评定培训合格---。




高频红外碳硫分析仪的操作步骤

首先:检查碳硫分析仪工作状态

(1)检查气路,应不漏气。进入“分析控制”菜单下的“系统诊断”菜单,单击“吹氧”复选按钮,炉头压力表指针指示为0.08mpa,炉头压力表指针停在某一位置不下降则不漏气(保持1分钟左右)。

(2)检查信号,碳硫分析仪分析主屏上碳硫电压一分钟之内跳动应不大于2mv。

(3)检查高频炉,全自动碳硫分析仪原理,进入“分析控制”菜单下的“系统诊断”菜单,单击“高频”复选按钮,碳硫分析仪空载时板流0.2a左右,栅流80ma—180ma。

第二步:样品称重:

(1)去皮:取一个处理好的坩埚放在电子天平上,待电子天平自动去皮,显示屏为0.000,并在左下方圆圈出现后,表示天平去皮已稳定。

(2)称样:将样品置于坩埚内,待显示屏左下方显示出圆圈,表示天平已稳定。

(3)按空格键,重量自动保存到重量库中。

第三步:坩埚就位

(1)按升降开关,坩埚托下降;

(2)用坩埚钳将称好样的坩埚放在石英坩埚座上(放稳放平);

(3)按升降开关坩埚托上升复位。

第四步:开始分析

按分析键,进入分析程序, 通过吹氧分析,电脑显示屏显示碳硫分析结果。

第五步:更换坩埚、清洁炉头

高频红外碳硫分析仪按升降开关,坩埚托下降,小心用坩埚钳取出坩埚置于废坩埚箱内。再次按升降开关坩埚托上升复位。高频红外碳硫分析仪的坩埚是---瓷坩埚,所以我们分析完需要将废杯统一处理。



红外碳硫分析仪原理

将试样在高温炉中通氧燃烧,生成并逸出co2和so2气体,用此法实现碳硫元素与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的分离,然后测定co2和so2的含量,再换算出试样中的碳硫含量。

适合分析材料:黑色金属、有色属、稀土金属无机物、矿石、陶瓷等物质

应用领域:冶金、机械、商检、科研、化工等行业中

特点:准确、快速、灵敏度高的特点,高低碳硫含量均使用

技术指标:

(1) 测量范围:0.1g~0.5g 碳carbon0.00002%~15%(上限可扩展至)硫sulfur0.00002%~5%

(2)读数:0.00001%

(3) 仪器精度:碳1ppm或rsd£;0.5% 硫1ppm或rsd£;1.0%

(4) 分析时间:20-40秒

(5) 电子天平称量范围:0.001g~100g。



全自动碳硫分析仪原理-钢研纳克-重庆碳硫分析仪原理由钢研纳克检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提供。钢研纳克检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位于北京市海淀区高梁桥斜街13号。在市场经济的浪潮中拼博和发展,目前钢研纳克在分析仪器中享有---的声誉。钢研纳克取得---商盟,标志着我们的服务和管理水平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。钢研纳克全体员工愿与各界有识之士共同发展,共创美好未来。



     联系我们时请一定说明是在100招商网上看到的此信息,谢谢!
     本文链接:https://tztz281399a1.zhaoshang100.com/zhaoshang/278981021.html
     关键词:

北京 上海 天津 重庆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